孩子的問題,往往是大人造成的,孩子的每一種行為和心理表現,一定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。尤其是有下面三種習慣的父母,會把孩子逼得越來越叛逆。
1、嘮叨越多,孩子逃離得越快(kuai)
之前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:青春期的孩子,最受不了父母的是什么?答案里出現最多的就兩個字:嘮叨!其實,很多親子關系的“通病”都在于父母說得太多,孩子聽得太少。
父母喋喋不休地嘮叨和趾高氣昂的命令,最容易把孩子逼向叛逆。面對越來越多的嘮叨,孩子的反應通常都是越來越不耐煩,進而情緒失控。一位教育家曾說過: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母親,一定要謹記兩個字“閉嘴”。
事實上,媽媽一旦停止對孩子的反復嘮叨,孩子的問題至少能減少50%。少說多聽,雙向溝通,才能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,達到心靈上的高度契合。高層次的父母,從不嘮叨孩子。
2、經(jing)常被否定的(de)孩子,內(nei)心都藏著(zhu)深深的(de)叛逆
之前跟一位朋友探討過關于否定孩子的話題,她說,她的父母在她小時候,經常用否定式的溝通方式對待自己,比如:你考了100分嗎?沒考到是吧!你做到了嗎?做不到吧!這題你會嗎?我看你不會。這嚴重打擊了她的自信心,也讓她對學習失去了興趣。
頻繁地否定孩子,就好比是把孩子拒之門外,這樣的做法換來的也一定是孩子的自我否定、自卑、敏感、情緒暴躁,以及長大之后的叛逆和反抗。
3、太多的比較(jiao),是孩子(zi)反抗的誘因(yin)
“你看看別人家孩子”這句被很多父母當作激勵的話,在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發布的《青少年藍皮書》中,被選入了“未成年人最不喜歡父母的五句話”之榜首。其實很多父母都不明白,這句誤以為是鼓勵的話,實際上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,也摧殘著孩子的心靈,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多,只會造成孩子的自我放棄或者用一些極端的方式去證明自己行。
比較是比體罰更冰冷的懲罰,一個真正愛孩子的父母,是不會拿其他的孩子去比較的。與其用比較的方式去打擊孩子,還不如用鼓勵的方式去欣賞孩子,被鼓勵的孩子,才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。
沒有叛逆的孩子,只有叛逆的父母。
臺(tai)灣作(zuo)家龍應臺(tai)曾說:父(fu)母跟食物一樣,都(dou)是有(you)保質期(qi)的(de)(de),這個(ge)保質期(qi)就(jiu)是孩子最依賴父(fu)母的(de)(de)那段時間。這個(ge)時間也是培(pei)養孩子自律(lv)和習慣的(de)(de)黃金時期(qi),一旦錯過(guo),未來(lai)就(jiu)只有(you)搖頭(tou)嘆息的(de)(de)份了(le),所以教育孩子要趁早(zao),與其未來(lai)花十年(nian)時間去重塑孩子,還不如花十年(nian)時間去培(pei)養孩子。